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心态病,经常见到的是躁郁症和躁狂症。那样这两个心态疾病的意思是呢?下面为大伙简单分析一下这两种心态疾病。
1、躁郁症
躁郁症又叫做双相障碍,是心理障碍的一类型型,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痛苦发作的一类心态病。
研究发现,躁狂发作前总是有轻微和短暂的痛苦发作,所以多数学者觉得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,只有痛苦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。
DSM-IV中将双相障碍分为两个亚型,双相I型指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及重性痛苦发作,双相II型指有轻躁狂及重性痛苦发作,无躁狂发作。
值得注意的是,双相痛苦未引起临床大夫足够看重,有报道37%的双相痛苦病人被误诊为单相痛苦,长期用抗痛苦药治疗,从而诱发躁狂、迅速循环发作,使发作频率增加。
躁郁症发病将来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、又有痛苦发作。躁狂发作需持续一周以上,痛苦发作需持续两周以上,躁狂和痛苦交替或循环出现,也可以混合方法同时出现。一般呈发作性病程,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况正常的间歇缓解期,大部分患者有反复发作倾向,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。
患者出现两次或多次的情感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,其中至少有1次表现为心理高涨、精力和活动增加,另1次表现为情感低落、精力减低和活动降低。见:痛苦症;轻躁狂;躁狂。
2、躁狂症
躁狂症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-第三版(CCMD-3)中,作为心理(情感)障碍中的一独立单元,与双相障碍并列。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,随着精力旺盛、言语增多、活动增多,紧急时伴有幻觉、妄想、紧张症状等心态病症状。
躁狂症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,一般呈发作性病程,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况正常的间歇缓解期,大部分患者有反复发作倾向。
在心理障碍病程长期察看发现,一直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很少见,并且这类病人的家族史、病前个性、生物学特点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痛苦发作的双相障碍类似。因此,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(ICD-10)和美国分类法系统已将它列为双相障碍的一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