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道德式自我感动”,是一个有趣的词汇,这个词源自美国互联网电视剧《权力的游戏》的一个笑话。在第5季第8集中,角色Tyene Sand告诉囚犯詹德里安,当“道德观众”试图通过折磨一个不道德的人来证明我们的“道德感”,此时他们所体验到的就是“道德式的自我感动”。
道德式自我感动源于什么连续剧
这个笑话非常有趣,但它也揭示了大家真的的动机,尤其是关于大家感觉自己愈加道德化是什么原因。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剖析这个话题,并探讨什么连续剧可能拥有道德式自我感动。
第一,大家需要理解道德感的本质。一个人的道德感源于他的社会化过程,与在他成长过程中所遭到的道德练习。其他的社会环境也会对这个人的道德感产生影响。由于这种感觉主要源于大家所遭到的练习和文化背景,大家一般都期望我们的道德观念是正确的,而大家也乐于通过我们的行为来证明这一点。这种行为在社交媒体上非常容易见到,大家在这里展示他们的善良和慈善,他们也会在这里抨击不道德的行为和言论。这种行为看着很有意义,但却没什么真的有哪些用途。
第二,大家还需要考虑道德式自我感动在电视剧中的显现。大部分好莱坞电影和电视剧都包括有道德元素。它们塑造“对”和“错”,勾勒出正义和邪恶之间的界限,并让大家相信最后正义会获胜。当大家在看电视时,大家与角色情感共鸣,感觉到了对罪恶的无力和对正义的渴望,同时也感觉自己愈加道德化了。然而,在现实日常,大家极少能面对黑白分明的场景,大家需要自己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,并为大家的行为负责。
最后,大家要问一个问题,什么连续剧拥有道德式自我感动。大家或许会觉得儿童电视节目,如《小猪佩奇》和《芝麻街》,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例子。这类节目通过打破常规、提出问题和伴随孩子一块讨论,来扩大他们的理解和激起他们的情感。其次,电视剧《黑镜》和《大西洋帝国》则是更成熟的例子。这类剧集挑战大家的信仰、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存在感和社会重压,最后带给大家道德学问和经验上的提高,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道德式自我感动的基本要点。
不懂自己或别人的心?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,打造愈加成熟的关系,可以做下文末的心理健康测试。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健康测试,按期上新,等你来测。假如内心苦闷,想要找人倾诉,可以选择平台的【心事倾诉】商品,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,会有专业心理健康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伴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