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知之明的意思?字面上看,只须是一个人对自己有个准确客观的认识,就都算他是有“自知之明”。具体来讲,无论是对我们的优点还是缺点有准确客观的认识,应该都算有“自知之明”。
但,在具体的日常,假如只涉及到优点、没涉及到缺点,大家一般就不会用“自知之明”这个词。譬如,有一个名叫陈君华的人,他了解我们的口才很好,能说会道,所以他选择了做老师。这时,大家就会因此说“陈君华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”吗?仿佛不太会,大家总感觉如此说有的别扭,不太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。为何大家不如此说呢?是否由于“自知之明”这个词总要和对自己缺点的认识有关呢?对此,大家的回答是一定的:“自知之明”可以涉及到对自己优缺点的认识,但无论怎么样,需要要涉及到对自己缺点的认识。
1、自知之明的意思大体有两种
1、褒义的使用方法。基本意思是,自知不可以,所以主动舍弃,这时大家就表彰他“有自知之明”。譬如,“陈君华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,有好几次做官的机会他都主动舍弃了,由于他了解他耿直的性格特点不合适做官。”
2、贬义的使用方法。基本意思是,某个人其实在这个方面不可以,这件事做得不好,但他一个人却感觉自己非常行,做得非常不错,所以大家批评或教育他说“要有自知之明”。譬如,“陈君华的课其实上得非常烂,但他一个人感觉上得非常不错,所以,有人背后感慨:人啊要有自知之明。或者有人站出来批判陈君华说:你要有点自知之明。”
可见,这两种使用方法,无论是褒义还是贬义的,都涉及到对自己相应方面的缺点、无能、不可以的认识。
2、人贵有自知之明
1、中国有句经典名言:“人贵有自知之明”。在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,也写着如此一句箴言:“认识你一个人”,古希腊人还把它奉为 “神谕”,是最高智慧的象征。很多哲人都如此告诫大家,可见,自知之明,对生活,乃至人类是何等的要紧!
2、自知之明,就是自己能知道自己,自己能认识自己。有些人可能说:“我就是自己,怎能说不认识、不知道自己呢?” 其实不然。有些人好了解别人,知道环境,知道社会,甚至知道世界,但,就是不会太知道自己,要做到有自知之明,是非常难非常难的。大千世界,茫茫人海,可以真的认识我们的人极少,而不可以认识我们的人却不少不少。
3、现实日常,有些人,谈论起来头头是道,可做起事来,却常常束手无策,心有余而力不足;有些人,心怀鸿鹄之志,可真给他施展空间,却又总是大不如意,让人抱憾。有些人,妄自尊大,目空一切;有些人,固步自封,不思进取;有些人,利令智昏,忘乎所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