恋爱里有一种现象。
——你有一个非常喜欢的人,和他接触的时间不是特别久,两个人试图打造亲密关系,你能感觉到他好像心里有你,可你在和他接触时会感觉他没全然地打开自己,不会非常热烈地回话你。
你会怀疑:他是慢热,还是内心不喜欢你?

在亲密关系里,有一个定义:情感浓度。
譬如你是一个焦虑型依恋的人,非常缺爱,会渴望伴侣时刻照顾你的情绪和感受,叫你体验到安全感,感知到自己是被看重、被爱着的。所以,你对情感浓度的需要会比较高,会想要热烈的回话。
但,不肯定每一个人都会有高情感浓度的需要。
倘若你遇见了一个回避型依恋的伴侣,他对爱的态度是不信赖的,会恐惧爱可能带给他伤害。因此在和你相处的过程中,你会感觉到他对你有一些内心的疏离,不会时刻联系你,没热烈地表达他内心感受的行为模式。而他所期待的,是彼此的情感浓度不要太高,让各自有一个舒适的空间。

当一个焦虑型依恋的人,遇见了一个回避型的伴侣,总是会体验到他们行为的迟疑、感受的封闭、情绪的压抑和不表达。在这种爱情中,彼此真的的冲突,并非他们不够爱,而是两个人对于情感浓度的需要的概念,有着非常大的不同。
而真的的爱,是一个磨合的过程。
彼此能“求同存异”,相互依据他们的需要调整我们的行为和期待,去表达我们的内在感受,不评价、不指责,引导伴侣也表达他内心的想法。两个人从他们身上体验到被理解和被接纳,掌握经营感情,想为了他们同意一些自己不舒服的东西。

假如你和他们非常爱非常爱,差异的磨合是检验你们是不是真的相爱的规范。
而假如两个人都有意愿调整,想要长久地一块走下去,非常重要的是学会关系中磨合和相处的办法,有正向交流的勇气,有引导伴侣表达的能力,有了解关系应该走向什么地方的智慧。当两个人至少有一方了解经营感情时,才能真的从差异中打造让彼此舒适的情感系统,让两个人可以走得长久且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