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案情
刘某某(女)生于1971年6月,赵某(男)生于1972年11月。1992年,刘某某和赵某经别人介绍相识并确定了恋爱关系,1993年底,两人根据农村风俗举办了结婚仪式,但到今天没有办理结婚登记。办酒后,二人以夫妻名义一同生活到今天。近年来,因平时生活琐事和家庭经济负担等问题,二人常有争吵,感情不睦。2024年1月,刘某某将赵某告上法庭,需要法院判决自己与赵某离婚并依法分割夫妻一同财产。
法院审理
审理中,刘某某、赵某与刘某某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均觉得刘某某与赵某于1994年2月1近日结婚,故二人是事实婚姻,二人婚姻关系合法有效。但法庭注意到,赵某出生于1972年11月,无论是至1993年底二人举办结婚典礼时,还是至1994年2月1日民政部《婚姻登记管理条例》公布推行时,赵某均未达到22周岁的法定婚龄。依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篇的讲解(一)》第七条第(一)项之规定,1994年2月1日民政部《婚姻登记管理条例》公布推行以前,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,按事实婚姻处置。法庭觉得,所谓结婚实质要件,除符合结婚自愿的条件外,还应没有重婚、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、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等婚姻无效情形。因此,刘某某和赵某虽然于1994年2月1近日举办了结婚仪式,但因此时赵某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,故二人的婚姻并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,不是事实婚姻。诉讼中,因刘某某和赵某经法庭充分释明但未补办结婚登记,故二人是同居关系。最后,法院依法变更本案案由为同居关系析产纠纷并将该案圆满调解结案。
法官说法 男女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,而是根据民间风俗举行“结婚仪式”,进而以夫妻名义一同生活的,除在1994年2月近日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置外,其余均构成同居关系。对于当事人提起诉讼仅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,人民法院不予受理,对于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,人民法院依法受理。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,不以夫妻名义,持续、稳定地一同居住,则是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,当事人请求解除“有配偶者与别人同居”的同居关系的,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。除此之外,若有配偶者与别人结婚,或者明知别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,又或者虽未登记结婚但事实与别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,则可能涉嫌重婚罪,需承担刑事责任。